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探讨 > 正文

书法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策略

出处:龙源期刊网  发布时间:2014-05-26 09:43:20  

    书法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书法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书法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与调控。在书法练习、书法欣赏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在书法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与反应,进而准确地进行分析与判断,恰当选择评价策略,最终起到反馈、矫正、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一、书法练习活动的评价应侧重信心培养
    在书法练习环节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是否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否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想象、表现,以及在课程中学习的各种表现来进行评价。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不知道如何来完成一幅作品时,及时给予引导、启发,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用语言鼓励和支持。可以用眼神鼓励学生——充满笑意、亲切、鼓励的眼神,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大胆地进行创作实践。有时配合肢体语言来肯定学生,效果会更好。
    二、书法欣赏课教学评价应侧重审美熏陶
    在书法欣赏课教学中,通过递进评价的方法和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书法课时都要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写的“工整”的就是“美”的,可往往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是名作加以介绍。正 是这样的反差,他们渐渐地发现书法作品并不是以“写的工整”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书法课上的内容。教师不宜从理论上加以空洞地介绍书法艺术,应当在评价学生观点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艺术知识,并在欣赏书法作品时与学生互动交流,运用研究性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在书法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展他们的思路。
    比如在出示王羲之等经典作品时,学生则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康有为等现代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书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导致书风不同,但是不过作品风格如何,都使学生明白这是书家对自然美的追求。通过递进式评价引导学生 领悟书法家所要表达的纯真思想感情,使学生欣赏那些线条简练、形象夸张的作品的同时,也要感悟书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感受艺术情趣中受到教育。
     三、学生作品创作的评价应侧重创造力挖掘
教师在教学中应留心每个学生的种种变化和发展,及时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笔者认为等级与评语相结合能树立学生进取心。

书法学科有其特殊性,不像其他学科有标准答案。在评价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优良等级标准给作品进行评价,但这不足以体现作品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评语正是等级形式下的有效补充。因此,在等级评价的同时,加上切合实际的评语,这些评语使学 生明白这次作品中的优、缺点,从而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的作品只要有进步,就及时肯定,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增强对书法创作的兴趣。
    评价作品要因人而异,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意识。对书法作品评定不宜一视同仁,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动手能力不同,他们的作品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书法教师在处理作品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评点。有的孩子善于线条表现,有的精于整体布局,有的作品给人一种粗矿之美,有的则呈现出一种细腻之美,有的作 品很有创意。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同时,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学生不断改进、发展。

    自评与互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往往是教师“一语定终生”。学生的评价权利经常忽视,更不用说评价能力的发展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是书法作品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观察、比较、互相评论和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书法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书法素养的提高,并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课堂评价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书法教学的课堂效率。(作者:戴立平)